说起数据库管理工具,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那些复杂难懂、操作门槛高的软件。其实,市面上也有不少既专业又亲民的选择,比如Navicat Premium。今天,我们就来聊聊Navicat Premium v17.2.7绿色版,这款软件为什么能在数据库管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适合哪些用户,以及它的使用小技巧。
Navicat Premium是一款支持多种数据库类型的管理工具。它不仅能连接MySQL、Oracle、PostgreSQL、SQLite、SQL Server、MariaDB和MongoDB等主流数据库,还兼容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Amazon RDS、Microsoft Azure等众多云数据库平台。换句话说,无论你是用本地数据库,还是云端数据库,Navicat都能帮你轻松搞定。
这款软件的最大亮点就是“多合一”——只需一个客户端,就能管理多种数据库,省去了频繁切换工具的麻烦。对于开发者来说,无疑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帮手。
很多数据库工具给人的印象是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知识才能上手。但Navicat在设计上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它拥有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让用户无需敲大量命令,就能通过图形化操作完成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和维护。
比如,创建数据表、设计查询、备份数据,甚至是数据同步和迁移,都可以通过简单的点击和拖拽实现。对初学者来说,学习曲线大大降低;对专业开发人员,功能又足够强大,满足各种复杂需求。
这里介绍的是Navicat Premium v17.2.7的绿色版。绿色版的好处是免安装,下载后解压即可使用,方便快捷,适合不想在电脑上安装太多软件的用户。
不过,初次打开时可能会遇到程序报错的情况,不用担心。这是因为软件在首次运行时需要完成一些后台寻址操作。遇到报错时,只需点击“确定”关闭,再重新打开一次,就能正常使用了。此后打开就不会再出现这个问题。
数据库初学者:想要快速上手数据库管理,不想被命令行和复杂配置吓倒,Navicat的图形界面和操作简便让学习更轻松。
专业开发人员:需要同时管理多种数据库,进行复杂查询、数据同步和备份,Navicat的多数据库支持和丰富功能完全能满足需求。
云数据库用户:无论是阿里云、腾讯云还是亚马逊云,Navicat都能无缝连接,方便管理云端数据。
需要便携使用的用户:绿色版免安装,随时随地解压使用,适合经常更换电脑或不方便安装软件的场景。
Navicat Premium v17.2.7绿色版是一款兼具专业性和易用性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它支持多种数据库和云平台,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无论你是刚入门的数据库新手,还是需要高效管理多数据库的开发者,Navicat都值得一试。只要记得初次打开时稍作等待,遇到报错别慌,重新打开就能顺利使用。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既方便又强大的数据库工具,不妨下载试试这款绿色版Navicat Premium,感受它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吧!
]]>今天在用别人的电脑处理音频,在网上苦苦寻找一首音乐的伴奏,无果,遂寻找其他的办法。
偶然浏览网页,找到一款可以分离原唱的AI工具,可以通过浏览器下载分离的“音乐”、“人声”以及“音乐加人声”。
链接如下:
点击进入分离人声网站 https://vocalremover.org/zh/
其中不只有分离人声的工具,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可以探索(录音、调音、变调等)。
在没有自己的工作电脑的时候,很多工作软件比较大,下载安装调试需要时间,在线工具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个是在线音乐变速工具。
链接如下:
点击进入在线音频变速网站 https://audiotrimmer.com/cn/audio-speed-changer/
Alpine Linux 是一个轻量级的 Linux 发行版,以简单、小巧、安全和高效而著称。它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个最小化的基础系统,同时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以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他们自己的软件包。Alpine Linux 使用了 musl libc 和 BusyBox,这些组件使其具有小体积和较低的资源消耗。
小巧: Alpine Linux 非常小,因此启动和运行速度较快,适用于嵌入式系统和资源受限的环境。
安全性: Alpine Linux 采用 PaX 和 grsecurity 内核补丁,以提供额外的安全性层。此外,其默认配置也有助于减少系统的潜在攻击面。
包管理: Alpine 使用 apk 包管理器,该管理器简单而有效。它支持轻松的软件包安装、更新和删除。
Docker 使用: 由于其小巧的体积和快速启动时间,Alpine Linux 在容器化领域,特别是在 Docker 中,变得非常受欢迎。
总体而言,Alpine Linux 是一个适用于许多用途的轻量级 Linux 发行版,特别适合用于容器化和嵌入式系统。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qO InstallNET.sh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leitbogioro/Tools/master/Linux_reinstall/InstallNET.sh' && chmod a+x InstallNET.sh
bash InstallNET.sh -alpine
端口,用户名,初始密码
22
root
LeitboGi0ro
进系统后密码记得用passwd修改
apk update && apk upgrade
安装curl
apk add curl
卸载wget
apk del wget
apk update && apk add docker
rc-update add docker default
service docker start
安装docker-compose
curl -L "https://github.com/docker/compose/releases/latest/download/docker-compose-$(uname -s)-$(uname -m)" -o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chmod +x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cat > /etc/sysctl.conf << EOF
net.core.default_qdisc=fq_pie
net.ipv4.tcp_congestion_control=bbr
EOF
sysctl -p
这里我用到“科技lion”大佬的一键脚本
curl -sS -O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kejilion/sh/main/kejilion.sh && chmod +x kejilion.sh && ./kejilion.sh
添加虚拟内存
]]>在数字化时代,确保网站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SSL证书作为保护网站数据传输安全的重要手段,其选择和使用成为每个网站管理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申请SSL证书时,一个关键的决策是选择ECC还是RSA作为密钥类型。这两种算法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本文将为你深入剖析ECC与RSA的区别,并帮助你为你的博客或企业站做出明智的选择。
安全与性能的较量,ECC算法以其较小的密钥长度和较高的安全性水平脱颖而出。一个256位的ECC密钥就能提供与3072位RSA密钥相当的安全性。这意味着ECC算法在保护网站免受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此外,ECC算法在加密和解密操作上更为高效,对服务器资源的消耗较低,因此在性能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RSA算法作为更成熟的技术,其兼容性更为广泛。大多数系统和设备都支持RSA,因此在某些情况下,RSA可能是一个更稳妥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安全性能要求的提升,ECC算法逐渐成为很多新应用的首选。
平衡兼容性与安全性,对于博客网站来说,用户群体通常较为广泛,使用的设备和浏览器种类也较多。因此,在选择密钥类型时,需要权衡兼容性和安全性。如果你的博客网站主要面向普通用户,且用户群体使用的设备和浏览器种类较多,那么RSA算法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它的广泛兼容性可以确保大多数用户都能顺利访问你的网站。
然而,如果你的博客网站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且用户群体主要使用的是较新的设备和浏览器,那么ECC算法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它不仅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还能在性能方面带来显著提升。
安全性能并重,对于企业站来说,安全性和性能都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站通常需要处理大量敏感数据,如用户信息、交易记录等。因此,在选择密钥类型时,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性能。
ECC算法以其高效性和安全性逐渐成为企业站的首选。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保护企业站免受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同时,ECC算法在性能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可以为企业站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当然,如果你的企业站需要支持一些较老的系统或特定环境,那么RSA算法可能仍然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ECC算法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如果注重性能和未来安全性:选择【ECC】。
如果优先考虑兼容性和广泛支持:选择【RSA】。
结合目前大多数的选择,我们会选择【RSA】,当然这只是小编的建议,因为我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特意看了好多网站的SSL加密类型,基本都是RSA。其实在选择ECC还是RSA作为SSL证书的密钥类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要考虑用户群体使用的设备和浏览器种类,确保所选算法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其次,要根据网站对安全性和性能的要求,权衡ECC和RSA算法的优缺点。最后,还可以考虑未来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选择更符合未来需求的算法。好了今天的文章到此结束,有问题的留言反馈。
]]>微信打开活动->每天有1次免费膨胀,抽奶茶免单券等
]]>1、通过键盘Win + R健,弹出运行对话框,输入命令 services.msc ,按“确定”按钮,即可打开服务弹窗。
2、往下拉,寻找到找到Windows Update,双击打开。
3、双击打开弹框,点击“停止”,将启动类型选为“禁用”,最后点击确定。
4、然后切换到“恢复”选项,将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失败、后续失败全部修改为“无操作”,点击“应用”“确定”。
1、按Win + R 组合键,调出运行命令操作弹框,输入“gpedit.msc”,点击确定。
2、本地组策略编辑器左侧菜单栏,依次选择:计算机配置 -> 管理模板 -> Windows组件 -> Windows更新。
3、双击右侧“配置自动更新”,弹出框中设置为“已禁用”,点击“应用”并“确定”
4、接着再找到“删除使用所有Windows更新功能的访问权限”,双击弹出框,设置已启用,然后“确定”。
1、按 Win + R键,调出运行弹框,输入“taskschd.msc”,并“确定”。
2、任务计划程序弹框中,依次选择:任务计划程序库 -> Microsoft -> Windows -> WindowsUpdate,将其展示出来的项目均设置为 [ 禁用 ]。
1、按Win + R 组合键,在弹出的运行框中输入:regedit,确定。
2、在注册表编辑器中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UsoSvc。然后在右侧找到“Start”键。
3、双击start,在弹出框中把基数改成:16进制,数值数据改为“4”,点击确定。
4、右侧找到“FailureActions”,双击弹出框中,把“0010”、“0018”行的左起第5个数值由原来的“01”改为“00”, “确定”。这样我们就可以彻底把win10自动更新永久关闭。
这款伟大的图床程序,毕竟花里胡哨以外大部分组件仍是以前v3的东西,如果要稳定建议还是保留v3毕竟”剑皇“还能用哈。即使当初帮这个作者翻译了Chevereto,对这个图床程序贡献下也因为一纸DMCA瞬间清零,但对朋友们的支持还不能停止。
如果害怕版权争议,建议部署在腾讯云等大厂可保DMCA太平。
除了跟Demo一样罢了,修了reCaptcha验证码问题。当然Docker版本欢迎有能力的朋友进行封装,再次就提供最基础的PHP版本。
Chevereto V4.0 添加了一些花里胡哨功能,如基于用户的 API、主题调色板、更快的渲染、键盘快捷键、移动改进、CSAM 保护、文件夹上传、双因素身份验证、REPL 等。
官方更新日志啥的别看了,反正不如那个兰空图床功能强大。
📅 发布日期
Chevereto V4.0.0 于 2022-09-30 公开,这次只能充当一个民间修改版,欢迎大佬们审计。
作者那升级的不如升级的好,我的建议是直接重新安装,或者停留在基于V3的CheveretoChina就不要更新了,丢了剑皇还把数据库给搞没了。
要升级的提前备份下数据库和程序,总之数据无价!!!
👇下载程序
后续维护将在此贴进行更新,感谢~
使用蓝奏网盘下载 Chevereto V4.0.7:
https://itxe.lanzout.com/itD5M0ozrzif
补充个基于V3的2.0版本,因为GitHub被DMCA了:
]]>部署我们选择 docker + caddy 的方式
使用 docker 部署 adguard
adguard 提供了 docker 部署的方式: github地址 建议使用
docker run --name adguardhome
--restart unless-stopped
-v /root/adguardhome/work:/opt/adguardhome/work
-v /root/adguardhome/confdir:/opt/adguardhome/conf
-p 53:53/tcp -p 53:53/udp
-p 8080:80/tcp -p 4443:443/tcp -p 4434:443/udp -p 3000:3000/tcp
-d adguard/adguardhome
配置 caddy
yourdomain.com {
reverse_proxy 127.0.0.1:3000
配置 adguard
访问 http://yourdomain.com:3000 进行配置
访问 admin 配置页面
修改 CaddyFile 文件,修改为配置
yourdomain.com {
reverse_proxy 127.0.0.1:8080
配置 adguard
配置 DOH
需要配置上, 证书和密钥, 证书可以使用 acme.sh 生成, 也可以直接使用 caddy 生成的证书和密钥 通常情况下证书位置
在
~/.local/share/caddy/certificates/
下
复制内容到管理页面, 点击保存
最后一步就是用 caddy 反代 https 到 adguard
yourdomain.com {
reverse_proxy https://localhost:4443 {
header_up Host {host}
transport http {
tls_insecure_skip_verify
}
}
}
至此配置就完成了, 可以在设置指导上看到设置方法, ios 需要下载一个描述文件
]]>最近为 Vultr 主机升级到 Debian 11,升级之后发现内存的消耗很多,基本上运行的应用很容易会被 Stop。
512M 内存明显不够,直到有人在 hostloc 论坛上安利了 cloud 内核,安装之后内存占用明显下降。
更新系统和安装最新软件
apt update -y && apt dist-upgrade -y
查看系统现在内核情况
~# apt-cache search linux-image | grep cloud
linux-headers-6.1.0-7-cloud-amd64 - Header files for Linux 6.1.0-7-cloud-amd64
linux-image-6.1.0-7-cloud-amd64-dbg - Debug symbols for linux-image-6.1.0-7-cloud-amd64
linux-image-6.1.0-7-cloud-amd64-unsigned - Linux 6.1 for x86-64 cloud
linux-image-cloud-amd64-dbg - Debugging symbols for Linux cloud-amd64 configuration (meta-package)
linux-image-6.1.0-7-cloud-amd64 - Linux 6.1 for x86-64 cloud (signed)
linux-image-cloud-amd64 - Linux for x86-64 cloud (meta-package)
安装 Cloud 内核
apt install linux-headers-6.1.0-7-cloud-amd64 \
linux-image-cloud-amd64 -y
或者使用官方源的简单安装,不安装内核头文件只安装内核
apt install linux-image-cloud-amd64 -y
更新引导文件
update-grub
关机重启
reboot
验证是否安装成功
uname -r
卸载旧内核
dpkg --get-selections | grep linux
apt autoremove --purge linux-image-5.10.0-20-amd64
apt autoremove --purge linux-image-5.10.0-21-amd64
apt autoremove
apt autoclean
cloud 内核简介
cloud 内核是专门为云平台优化的,Cloud 内核剔除了这些无用模块的同时添加了几乎只有云平台会用到的驱动程序。裁剪掉云环境下用不到的像蓝牙、声音的支持等等这些。在 KVM/Xen 虚拟化的机器中,cloud 内核表现良好。已测试不支持 VMware 虚拟化,会找不到根文件系统。
AVIF这个图片格式。这个格式相较于传统的jpg、png甚至webp等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唯一小遗憾就是有些许浏览器或者手机端不支持。但,无所畏惧。喜欢折腾和动手的我,准备开启博客的avif之旅。
AVIF是一种基于AV1视频编码的新图像格式,相对于JPEG、WebP等图片格式压缩率更高,并且画面细节更好。
AVIF通过使用更现代的压缩算法,在相同质量的前提下,AVIF文件大小是JPEG文件的35%左右。
AVIF支持高动态范围(HDR)和标准动态范围 (SDR)内容,包括常用的sRGB和BT.2020色彩空间。它支持8、10和12位的颜色深度、胶片颗粒保留、PNG图像的透明度以及GIF格式的动画。
实际情况就是,更小的图片,更快的加载速度,且画质还不怎么受影响。实际请看下图。同样一张图片,avif和webp相差的大小和加载速度不同,所以avif还是有点香的。
当然,avif的缺点就是并不兼容有些浏览器,比如Edge
types {
image/avif avif;
}
Typecho打开网站根目录,进入Var找到Widget,打开Options.php文件,大约673行,差不多最后面,添加AVIF,例
在你的nginx服务器http里面添加如下规则后,重启服务器即可。
/**
* 允许上传的文件类型
*
* @return array
*/
protected function ___allowedAttachmentTypes(): array
{
$attachmentTypesResult = [];
if (null != $this->attachmentTypes) {
$attachmentTypes = str_replace(
['@image@', '@media@', '@doc@'],
[
'gif,jpg,jpeg,png,avif,tiff,bmp,webp', 'mp3,mp4,mov,wmv,wma,rmvb,rm,avi,flv,ogg,oga,ogv',
'txt,doc,docx,xls,xlsx,ppt,pptx,zip,rar,pdf'
],
$this->attachmentTypes
);
$attachmentTypesResult = array_unique(array_map('trim', preg_split("/(,|\.)/", $attachmentTypes)));
}
return $attachmentTypesResult;
}
}
阿里云OSS定义图片为avif,后缀?x-oss-process=image/format,avif
我自己的博客不是从官网添加的规则,是直接通过AliOssForTypecho的默认自定义样式实现。即不管你上传的是什么照片格式,添加了这个后缀以后,呈现出来的就是avif图片。但你上传的源文件还是原本的图片格式,存在在oss里面。当然我自己的服务器也有备份。
考虑到目前大部分浏览器和手机都兼容AVIF,所以不兼容的方案我没有添加进去。当然,也是因为目前我使用的几个方法都不太成功。如果有会的,留言说一下。阿里云官方的使用picture标签和CSS+JS方式都不太适合我,我想直接通过在Nginx里进行判断,但现在还没有找对方法
]]>